生活恬适 和乐的句子
2024-05-28 21:20:10编辑:admin -人已围观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生活恬适 和乐的句子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生活恬适 和乐的句子的知识,包括像 一念放下 万般皆空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木假山记的文言文翻译
1.《木假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木假山记苏洵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作者:木假山记苏洵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Seven〗、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之生,或孽而殇殇:未成年而死B、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汩:涌出的泉水C、而有斧斤之患斧斤:砍伐D、则非徒爱其似山徒:只是〖Eight〗、下列前后两个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故舍汝而旅食京师B、则为人之所材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故木受绳则直D、而又有所敬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Nine〗、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段尽述了树木或夭折,或被砍伐的种种不幸遭遇,目的是为了说明最后能被好事者拿去,加工成假山的,是树木中的幸运者。
B、作者在文中咏物抒怀、借题发挥,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为喻,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精神境界。C、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正不阿的精神。
D、作者在最后一段里说:我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的形状与山相似,特别是它们的“魁岸踞肆,意气端重”使人佩服。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②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1〖One〗、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借鉴答案:〖Seven〗、B 〖Eight〗、D 〖Nine〗、D〖Ten〗、①那些有幸生长到能够担当起栋梁之任的,便被砍伐。
(给分点分别是“幸”“为”“则伐”。“幸”译成“幸运的”,“为”译成动词“担当”,“则伐”译成被动句“便被砍伐”。)
②每当想起它们,我就怀疑其中有命运定数。(给分点分别是“之”“其”“数”。
“之”译成“它们”,指“三峰”,“其”译成“其中”,“数”译成“命运的定数”。)1〖One〗、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这是一篇写木假山的记,作者先从木假山的形成过程写起。头段介绍树木生长成材很不容易,而且成材后还要遭受斧伐、风拔、水漂等无法预测的折磨。历经风化侵蚀而成的木假山,那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二段以复叠的手法来证明前段观点。三段渐显寓意,作者爱其家中所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其似山可供人赏玩,更因其中峰意气端重,左右二峰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犹如他们苏氏父子的人格。
1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
2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
3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作者:木假山记苏洵①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濆②,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②予家有三峰。
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③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③,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选自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注]①孽:嫩芽,②濆(fén):水边高地。
③踞肆:踞,同“倨”,指神态高傲舒展。22.第①段加点词“最幸者”“不幸者”分别指什么?(2分)23.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24。第③段作者认为木假山“可敬”的原因是什么?(2分)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作者说经历风雨侵蚀后未曾腐朽,又能逃脱被樵夫砍伐厄运的树木十分少见。
B.第②段末尾感叹“其理似不偶然”,表达了作者对造成树木种种不幸的天命的反抗。C.第③段由家中所藏的木假山生发感慨,作者以木假山的山峰暗示自强自立的人格。
D.全文由树的生长写到木假山的特征,转合自如,最后以三个感叹号收束,引人深思。 26.指出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概括全文主旨。
(3分)借鉴答案:22。(2分)最幸者:逃脱种种厄运,被人发现,做成木假山。
(1分)不幸者:本来能做成木假山的良材,因为无人发现,被樵夫当作薪柴砍伐。(1分)23.(2分)角度一:运用排比,(1分)写出了木假山侥幸逃脱各种摧折的经历。
(1分)角度二:多用整句,(1分)形成铿锵节奏,强调树木遭受的各种不幸。(1分)24。
(2分)木假山中间山峰端正庄重,旁边的山峰凛然挺拔,(1分)表现出了傲岸不屈的精神,不卑不亢的姿态,因此作者觉得它“可敬”。(1分) 25。
(2分)B26。(3分)手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1分)主旨:以树的遭遇暗示人才的遭遇,表达了对人才被无端毁灭的痛惜之情;(1分)以木假山形象寄寓作者刚直不阿的人格理想。(1分)。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有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的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木之生,或孽而殇①,或拱而夭②;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③。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④,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⑤,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⑥,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⑦,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⑧,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⑨。二峰者,庄栗刻削⑩,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⑾。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①孽(niè)聂):树木的嫩芽,殇:未成年而死。②拱(gǒng巩):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斤:斧头。④汩(gǔ古)没:沉没。湍(tuān):急流。⑤濆(fén坟):水边高地。⑥野人:村野之人,农民。⑦数(shù术):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⑧魁岸:强壮高大的样子。踞肆:傲慢放肆,这里形容“中峰”神态高傲舒展。踞,同“倨”。⑨服:佩服,这里用为使动,使……有。⑩庄栗:庄重谨敬。⑾岌(jí及)然:高耸的样子。阿(e婀)附:曲从依附。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的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庐山草堂记(节选)白居易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Eight]、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销永日.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覼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因为《草堂记》.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那地方最美,又是庐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他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眷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间屋子,两根楹柱;两个卧房,四扇窗子;(屋子的)面积宽度和长度,体积高低和大小,合于心意,适于财力.打开北面的小门,使阵阵凉风吹进来,可以躲避酷暑;敞开南边的天窗,纳入温暖的阳光,又可以防寒气.屋子里设有木制椅榻四张,素色屏风两座,还有古琴一张,和儒、释、道各家书籍呀,随意摆了几本!乐天我已来到这里当主人翁,仰观山色,俯听泉声,靠着斜看这里的竹啊!树啊!云啊!石啊!从早到晚,应接不暇.看了一会儿,禁不住美景这般的诱惑,整个人的精神就随之而潜移默化了,外在也安适,内心更和乐.只要住一宿,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恬适,住三个晚上以后,身心舒畅,物我两忘的样子,而跟万物融合无间.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反正就是会这样就是了!却忍不住再问到底为什么?其实,我这座草堂啊:前面的平地约有十丈宽广,中间又有平台,面积约是平地的一半,平台的南边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积又是平台的两倍左右.池边到处是山竹、野花,池里长满了白莲、白鱼.再往南走,就到一个石涧,石涧两旁古松、老杉交错竖立着,树的腰身几乎都要十个人才抱得住,树的高度不知几百尺,修长的树枝触摸着白云,低垂的枝柯轻拂着潭水.像旌旗般地直立着,像雨伞般地张开着,也有的像龙蛇游走般地分布着;古松下多灌木丛,茑萝枝叶蔓生,交错遮荫,使得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时的气候,仍像八九月的秋凉时节.地下铺着白石作为出入的道路.草堂北边五步远的地方,盘踞在层崖、积石,岩石玲珑空透,就像蚂蚁窝的土堆一样,各种树木、奇花异草覆盖其上,绿色的枝叶繁密迷蒙,红色的果实多得分披四垂,也说不出他们的名字,而且四季都是这个样子.又有天上飞落的泉水,就地种植的茶树,可以直接用来煮水泡茶,若被爱好风雅之事的人看到,还可以用来快乐地度过一整天呢!春,有锦绣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门涧里的皓云;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炉峰的白雪;不管是晴天的明亮、阴天的晦暗之景,或是晨昏的含蕴、吐露之姿,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实在是无法全部记下、详细描写,所以我才说这里的景色是远超过庐山本身啊!唉!一般人只要装潢了一个房间,拥有一张华丽的席子而生活在当中,就免不了有骄傲满足的样子;如今我已成了这些东西的主人,而每样东西只要到我跟前,我就用我的知觉官能与他交感相发,它们又按各色各类地前来,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乐、身体安宁、心情恬适呢?想当年东晋高僧慧永、慧远、居士宗炳、雷次宗等人一起住入此山,(他们)直到老死也都不肯离开,(他们)虽然距离我很久远,我因为这个了解他们至老不返的。
[Two]、像 一念放下 万般皆空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
〖One〗、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公《人谱》六条
〖Two〗、敬畏於闲居独处之时,从中体悟慎独的功夫;预测念头初动,了知其中因缘果报之事细微的前兆;谨慎威仪举止之规范,以安定吉凶祸福之命运,趋吉避凶也;敦厚和睦大众之间的正常伦理关系,以坚固凝定伦常不变之大道;具备百德细行,以考验道德行为规范;见善则迁,知过则改,以此作为成圣成贤的功夫。
〖Three〗、这一条出自明朝学者刘宗周的著作《人谱》,说明做人就需要具备这六条。
〖Four〗、几(jīㄐ〡):读平声。几微,事前徵兆,微末细小之事。
〖Five〗、敦:修治使之厚。考:考绩、考验,稽查之义。
〖Six〗、考德:另有本为“考旋”,取《易经》“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之意。(观察其行为善恶得失,考绩祸福徵祥,以期回转天命,得到洪福大吉。)
〖Seven〗、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Eight〗、观察天地之间生长万物之气象,以开拓心胸眼界;学习古圣先贤克己复礼修身的功夫,可以成就功业道德。
〖Nine〗、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Ten〗、行善助人最为快乐,读圣贤书便是佳事。
1〖One〗、明朝名士茅鹿门说:人生在世,多做帮助救济他人之事,则对方感恩於我,发於肺腑,温暖入心。能得人心到如此地步,是多麼值得庆幸啊!
1〖Two〗、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1〖Three〗、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1〖Four〗、诸位君子到此为何事?岂只徒然为求学问、写写文章,擅得一种技艺之微小专长,就算是个读圣贤书的种子吗?而在我所求亦是恕道而已,不过是子孝臣忠,弟悌友信,各自尽到五伦的本分,共同成就为名教中的贤人。
1〖Five〗、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基础,不知礼义廉耻,学越多越长浮华傲慢,就与学问背道而驰,不得利益。
1〖Six〗、这副对联出自广州香山书院,从中可见创办人的教学宗旨。
1〖Seven〗、楹联:贴在楹柱(厅堂前的柱子)上的对联。
1〖Eight〗、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1〖Nine〗、什麼是比较高的德行?就是平常生活,一言一行安分守己;什麼叫做大人?不过处处小心,一切恭敬而已。
20、圣贤绝无标新立异,外表生活与凡夫并无不同,所不同者,存心而已。在世间法中觉悟,即是佛法。
2〖One〗、庸:平常的。《中庸》曰:中不偏,庸不易。庸行即平常生活。
2〖Two〗、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2〖Three〗、涵养德行,心须宁静,言语寡少沉默,举动从容安详,行事严谨恭敬,生活简单朴实,少欲知足。常常这样检点,自然容易止息妄念,心专意凝。
2〖Four〗、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Five〗、谦虚退让是保全自身的首要方法,安详镇定是办事成功的关键,包容别人的过失是与人相处的第一妙法,恬淡少欲是修养心神的关键。
2〖Six〗、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2〖Seven〗、明朝学问家刘宗周先生,号念台,告诫学生说:“涵养品行,完全得自於一个缓字,无论言语动作都要徐缓安详,不可急躁莽撞。”
2〖Eight〗、《无量寿经》说: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促,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工夫。举止安详,就容易得定。
2〖Nine〗、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30、无论处事待人接物,心中常常有优裕从容、游刃有余的感觉,忙而不乱,才表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功夫。作而无作,心无挂碍,所以从容悠闲。
3〖One〗、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3〖Two〗、刘念台先生说:容易感情用事,随便讲话、妄念纷飞,都只是心浮气躁起作用,这是德行涵养不能成就的病根,不可以轻视。
3〖Three〗、多学静坐,以收摄浮气;或练习写毛笔字、诵经、念佛、参禅,皆无不可。
3〖Four〗、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3〖Five〗、明朝刑部侍郎吕坤,号新吾,他说:心平气和四个字,若不是真正有涵养功夫是做不到的,下手用功只是忍辱,降伏瞋恚烦恼。
3〖Six〗、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3〖Seven〗、清朝学士陈弘谋先生说:降伏瞋恚,不外乎用理智控制欲望烦恼,理智的力量强,烦恼自然平息。
3〖Eight〗、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3〖Nine〗、与人交往一团和气慈悲,就能化解不和冲突;接触外物正气凛然,妖风邪气也会退避;心胸浩然开阔,一切疑虑畏惧自然消除;止息妄念,心地清净,梦寐亦会安然恬适。
40、沴(lìㄌ〡ˋ):水流不畅。乖沴:不和之气,邪气。
4〖One〗、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4〖Two〗、轻狂的,要用稳重的去矫正他,浮华的,要用平实去矫正;心胸狭窄,要用宽宏去矫正;急躁的,要用和气舒缓来矫正;粗暴刚强,要用温和柔顺来矫正,浅露的,用深沉收敛矫正,刻薄的,用浑厚平易来矫正。
4〖Three〗、所谓对症下药,潜移默转,变化气质於不知不觉之间。
4〖Four〗、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於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4〖Five〗、南宋大儒尹和靖说:无穷的祸殃,都是起自於片刻的不能忍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不谨慎啊!
4〖Six〗、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行人所不能行。世出世间大丈夫,都以忍辱为第一精进。
4〖Seven〗、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4〖Eight〗、在顺逆境界中才能看出心胸气度,在喜怒将发之际才表现出涵养修持。
4〖Nine〗、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50、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5〖One〗、自己的好处,要掩藏一些,涵养化育,培养德行的深厚;别人有过失,要遮掩一些,浑厚包容,开拓心胸之广大。
5〖Two〗、谦虚才能深入圣道,隐恶扬善,成就德行。
5〖Three〗、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5〖Four〗、用清虚淡泊修养心神,以充实道德保养身体,用仁义慈悲抚育天下万物,用圣贤大道教养十方三世。
5〖Five〗、养字於此,有修养、涵养、养育、培养等不同意义。
5〖Six〗、一动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5〖Seven〗、欲望一动,若不能及时克制,迷於其中就会失去理智;任由情绪发展,稍有偏差就会流於乖张邪恶。
5〖Eight〗、观照、修行,都要从念头初起时用功,两个“一”字,尤须注意。
5〖Nine〗、戾(lìㄌ〡ˋ)弯曲,引申为乖张、违逆。
60、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6〖One〗、刘直斋说:涵养心性,必须要耐得烦乱、耐得辛苦、耐得惊畏、耐得怕惧,功夫才能纯熟。
6〖Two〗、不能忍耐,则一切功德皆难以成就。
6〖Three〗、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6〖Four〗、欲望淡泊,所以心绪宁静;心有主宰,故能清虚淡泊。
6〖Five〗、不被外境物欲诱惑动摇叫做静;不因外境而生染著,据为实有,才叫清虚。
6〖Six〗、不被外界物欲所动,故能心静;不被外界物欲所实,故能心虚。
6〖Seven〗、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6〖Eight〗、恭敬严守心神,心神就能安定;收敛抑制情绪意气,情绪就能平和。
6〖Nine〗、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70、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7〖One〗、光明磊落的节操道义,是从隐秘之所、无人之时,不敢放纵,恭慎自守培养出来的。扭转乾坤的学问才干,由於不敢轻忽细微之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能得力。
7〖Two〗、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不自欺,不欺人。
7〖Three〗、情绪忌讳发挥到极处,心志忌讳骄傲自满,才华忌讳浅浮外露。
7〖Four〗、这些都是涵养德行的大病。《礼记》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凡事须有节制,发乎情,止乎礼。在此基础上,才能修世出世法。
7〖Five〗、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7〖Six〗、粗率急躁,不能忍耐反思之人,必定一事无成;顺逆境界,保持心平气和之人,则能感应各种祥瑞云集。
7〖Seven〗、骈(piánㄆ〡ㄢˊ):两马并驾。引申为聚集。
7〖Eight〗、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比较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7〖Nine〗、处於人事繁杂的重要职位;面对顽劣迟钝之人;违背自己意愿的时候;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这些境界中比较好修忍辱。如果态度偏激坚决,不容回转,不但对事情没有帮助,终将劳而无功,人人抱怨,自己难以成就,实在是愚痴到了极处。如果在这里边能够忍耐过去,就有无穷的利益。
80、此句是“意粗性躁”一句的注解,一切法得成於忍。
8〖One〗、偾〔fènㄈㄣˋ〕:覆败、灭亡。
8〖Two〗、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8〖Three〗、一个人性情急躁、心胸狭隘,就容易情绪激动;情绪激动就用心粗疏大意,神志昏散。於是各种谬误差错接踵而来,那里说的尽呢?
8〖Four〗、褊(biǎnㄅ〡ㄢˇ):衣服窄小,引申为心量狭窄。
8〖Five〗、舛(chuǎnㄔㄨㄢˇ)违背、差错。
8〖Six〗、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8〖Seven〗、自己修持要清净超脱,对待他人和蔼慈祥。无事时候心境明净,事情来时处理果断。事事如意时淡泊不染,不如意时泰然处之。
8〖Eight〗、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外境所转,实在是相当高的修行境界。
8〖Nine〗、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90、聪明智慧不可外露,须知韬光养晦,和光同尘,大智若愚;道德高尚,地位尊崇,须知谦逊虚心,才能长久保持不失。
9〖One〗、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9〖Two〗、富贵是招惹怨恨的根源,才能常常带来身家的灾祸;显赫的名声是招致毁谤的媒介;欢乐过头就会转成悲哀。
9〖Three〗、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凡事皆当适可而止。
9〖Four〗、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於祸。
9〖Five〗、立身处世,只是要常常存有畏惧之心,知道退让。见到眼前利益,想想后来的害处;事到圆满,要想到漫溢的时候。常常这样存心,就能免於灾祸。
9〖Six〗、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Seven〗、人生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偶尔失言却没有带来灾祸;偶尔计划不周,事情竟侥幸成功;偶尔恣意行事居然得到小利。於是以后视为常事,而不加以检点。那麼大的灾殃就从这些地方产生。
9〖Eight〗、千里之堤毁於蚁穴,细微之处若不防范,往往使德行受损。
9〖Nine〗、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00、待人处事,能够退让,与人无争,不仅免祸,而且涵养德行,培植福报,其实是大便宜事;日常用度,皆有定数,若增加一份享受,就折损一分福报。
10〖One〗、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10〖Two〗、不知道尊重自己的人,往往自取其辱;胆大妄为、不知敬畏的人,往往会招来灾祸。谦卑恭慎是保身立德的关键。
10〖Three〗、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10〖Four〗、即使功劳盖世,抵挡不得一个傲慢自矜,最容易招惹嫉妒,乃至灾祸,不但无益且有害;天大的罪恶,一念回心,抵挡不得一个真诚忏悔改过,再大的罪过恶业都能消除。
10〖Five〗、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弟子规》说:过能改,归於无。谚语有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Six〗、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10〖Seven〗、殃咎之来,未有不始於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0〖Eight〗、凡事到顺心如意时,要知道赶快回头;话说到恣情痛快时,要知道停止。灾殃过失无不是从志得意满而来,所以有见识的人事事如意时常怀忧虑,遇到喜事会更加警惕畏惧。
10〖Nine〗、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Ten〗、万物都忌讳所有的好处集於一身,凡事都忌讳十全十美,为人则忌讳兴盛到极点。谚云:弓不可拉太满,须知留余地给他人立足,给自己转身。
11〖One〗、心安、身安莫过於知足常乐,危险之来多由於多言妄谈。
11〖Two〗、知足常乐,言多必失。身心不安,都是由於不知足、过分贪求;危险灾祸,都从口出。
11〖Three〗、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11〖Four〗、自身行持须恭敬为主,反躬自责要深刻恳切,接引大众要和睦慈祥,存心用意要公正无私,修身行道要勇猛精进,还须选取善友良朋以求进益,知过改过,永无止境,保全身命,成全慧命。
11〖Five〗、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11〖Six〗、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11〖Seven〗、把握念头不胡思乱想,现於身体不可胡作妄为,口不可轻言妄谈,善护三业,就是君子主敬存诚的下手处;内心不欺骗自己,对外不欺骗他人,进而不敢欺骗天地鬼神,就是君子修养慎独的用功时。
11〖Eight〗、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11〖Nine〗、存心以光明磊落、诚实笃厚最重要;外表以端正大方、老成持重最亲切;言谈以简单扼要、真诚恳切最感人。
120、身口意三业,心为根本,诚於中必形于外。三者功夫乃是一体,效验也是一体,不可分割。
12〖One〗、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12〖Two〗、体察物情,推己及人,来包容原谅他人的过失;保持理智,不徇私情,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够用原谅自己的心原谅他人,就能够保全朋友间的友谊;能够用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就能够减少过失,不至丧德。
12〖Three〗、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於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12〖Four〗、明代大儒唐顺之说:“人要时刻检点自己的毛病,原来讨厌别人的许多毛病,如果真的反省自己,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样样都有。”与其厌弃别人,不如回头检查自己。
12〖Five〗、凡事缓和一步,就可以免除因仓促带来日后的悔恨;凡事知道退让,就可以避免与人相争带来的灾祸。
12〖Six〗、心量要大,当效海纳百川,能够包容别人的过失;对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立场要稳,不可随波逐流。
12〖Seven〗、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2〖Eight〗、一味向前进,不留余地,不知转圜,路就越走越窄;目光深远,及时回头,眼界越放越宽。
12〖Nine〗、事情繁多密集时,能够将它拨的开,没有障碍,方才见到手段的高明;人事之大风大浪冲击时、急难当前时,能够立得坚定,做得了主,才是真正脚跟。
130、朱熹诗说: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13〖One〗、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至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13〖Two〗、当有意外事件发生时,只应该守住原则,静观其变,不适合急躁行动。即使确实无法挽救,自己志向操守端正坚定;虽然事情无所作为,自己的存心终究可以大白於天下。否则必定落得身败名裂,就不是应对变故的正确方法了。
13〖Three〗、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3〖Four〗、步步都要抢占优先,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排挤他;事事都要争强好胜,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挫辱他。因果报应,乃自然之理。
13〖Five〗、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13〖Six〗、心量广大,像海纳百川、春育万物;修行持身像白玉无瑕、冰雪清莹;胸襟开阔如同月光下的和风;举止风度宏大如同泰岳高山。
13〖Seven〗、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3〖Eight〗、心意志向要刻苦,意味旨趣要和乐,气概度量要宽宏,言语举动要谨慎。
13〖Nine〗、程伊川曰: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但实下功夫,时习不懈,自见意味。
140、苦乐二字须看得清,不可错解错认。五欲坏苦,修行真乐。
14〖One〗、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4〖Two〗、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乐。
14〖Three〗、天下书有自己没有读过的,所行事没有不可告人的。为人一生,没有一件需要瞒人的事,这是最大的快乐。
14〖Four〗、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14〖Five〗、心思要细致周密,而不可琐碎(心量要开阔);操守要严肃清明,但不可过於激烈(态度须柔和)。凡事皆有节度,须行中道。
14〖Six〗、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14〖Seven〗、聪明人要戒太过於明察;过於明察,人多不喜欢接近。刚强人要戒除过於粗暴,过於刚暴,人多有畏惧之心。难得糊涂。
14〖Eight〗、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4〖Nine〗、与朋友交往须淡泊无求,止息毁谤唯有装聋作哑,反躬自责要严格苛刻,抵御侮辱只可以柔弱克刚强。韬光养晦,若无若虚。
150、处於安宁的环境,要考虑将来的危难;处在太平的时代,须想到动乱的到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One〗、每一桩事情都有它的困难处,事情多了是难上加难。举手投足处,常常顾虑有失误坠落之情况,不敢大意;所行之事,一桩一件细细一想,全身都是过失差错。常存畏慎,反省检点,就是修行起点。
15〖Two〗、愤怒起来的时候,宜努力消除怒气,以明理融化之,或念佛转移之。有过失要细心检点,过失在那里、那一方面,知过才能改过。
15〖Three〗、克己功夫在境界中作,诚意正心在犯过时修。
15〖Four〗、凡事须有节制保留,留一点余地给别人,不可言尽、做尽,才能减少过失,排除障碍。
15〖Five〗、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些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15〖Six〗、北宋学者胡安国说:“人不能要求事事称心如意,要常有些不足才好。刚得称心满愿,就有不如意事,每次经历试验都是这样,丝毫不差。”
15〖Seven〗、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15〖Eight〗、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15〖Nine〗、宋朝名士邵康节的诗,“好花看到半开时”,是修身处世的比较好写照,余韵无穷。花开一半,生机无限;画有留白,悟处深远。
160、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16〖One〗、一个人办事精明细致,而不存心苛刻察寻;心地光明,而没有浮浅暴露的毛病。
16〖Two〗、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16〖Three〗、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16〖Four〗、见识不足决断就会思虑过多,威望不足摄众就会容易发怒;信用不足服人,才会喋喋不休。态度虚伪,过分谄媚,是礼教的危害者;苛刻调查,多疑猜忌是智慧的危害者。凡夫与圣贤,就在这些取舍节制之间分辨。
16〖Five〗、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16〖Six〗、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16〖Seven〗、学习诗书勤勉笃实,崇尚志节情操,慎重於财物的取与,言谈举动威仪恭谨,这是爱惜名誉;竞相自我标榜,迎合谄媚权贵,行事专取怪异偏激,表现与众不同,惯於模棱两可,摇摆不定,这就是求取名声,沽名钓誉。
16〖Eight〗、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16〖Nine〗、爱惜名誉的人,宁静而无所求;沽名钓誉的人,浮躁而拙於应付。
关于生活恬适 和乐的句子和像 一念放下 万般皆空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123888555.com/nVNjjc11JppH.html